“前南斯拉夫篮球黄金一代”的球员大多出生于1967、1968年,在巴尔干半岛,这些分别来自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克罗地亚地区的孩子在十六七岁开始便组队代表前南斯拉夫出战世界级的篮球比赛,而且罕逢敌手。少年时的他们便已习惯篮球带来的优越感,甚至连教练都会纵容他们去享受业余生活,打牌、喝酒、看NBA录像,直到凌晨四五点钟才会上床睡上一觉,去养点精神以应付七点钟开始的训练。
“我们就是自己的梦之队”。球队的大哥迪瓦茨说到。起初,他们的训练是很辛苦的,在波斯尼亚的训练营时,最令他们痛苦的就是用冻得僵硬的脚往萨拉热窝的山上蹦。第一次训练时,他们还可以在中途休息两次调整呼吸;第二次就只能休息一次;第三次就要一口气蹦到山顶。当时队中一个很有个性的少年,名叫托尼-库科奇。每次跳到精疲力竭时,他都会嘶吼着:“我是白痴!”
后来,随着他们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这些小伙子逐渐受到前南斯拉夫人的关注,他们不停的受邀前往各地训练,这种训练大多以娱乐为主。有一次,他们前往克罗地亚的普拉港,当地官员特意为他们举办了一个玩会。晚会上有一个抢椅子游戏,少年都要参加。按照规则如果最后谁没抢到椅子,就要接受惩罚,把他的女伴扔进游泳池。结果当一名少女惨遭“不幸”之后,变故突然出现,只见小伙子们都效仿他们的同伴,就近抓来主持人、DJ以及游客,眨眼的功夫游泳池里的人就比岸上的人多了。经过一晚上的折腾,第二天少年们都被安排休息,而他们的队长拉德加却因为“不遵守游戏规则”而受到了教练的惩罚,他必须背着体重245磅的教练,在游泳池两端做12次折返跑。
天赋加上勤于磨炼,让这些少年在四年内从未在正式的国际大赛上失败过。1958年,17岁的迪瓦茨和库科奇就率队问鼎了欧洲少年组冠军,在后来的各种欧洲锦标赛中他们更是所向披靡,先后击败过比利时、土耳其和苏联等劲旅,当时的他们可以说在同级别的较量中已经没有对手,有时候为了寻求一败,他们甚至会去挑战前南斯拉夫男篮成年队。
在参加1987年世界少年男子篮球锦标赛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把任何对手放在眼里,包括美国队。就在总决赛对阵美国队的那天清晨三点,他们还偷偷跑出了宾馆,到鲍米奥市中心去玩蹦床。这些前南斯拉夫大男孩在蹦床上欢蹦欢跳,连手指被扭到,皮肤被金属擦伤也毫不顾忌,而与此同时,他们的对手,在前几天的小组赛中以95—110被他们教训了一通的美国队则已经做好了复仇的准备。
加里-佩顿
拉里-约翰逊
美国队的主教练是拉里布朗,先发五人是拉里-约翰逊,加里-佩顿,莱昂内尔-西蒙斯,斯科特-威廉姆斯和斯特西-奥格蒙——这个完美的阵容,却输给前南斯拉夫队15分,这让这些准NBA球员感到颜面扫地,他们准备在决赛中给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们一点颜色看看。
与美国队的上半场比赛,前南斯拉夫队完全失去了小组赛时的威风,上半场结束时,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更衣室,落后对手3分,球队核心迪瓦茨和拉德加都有3次犯规在身,形势相当严峻。经过短暂的更衣室洗礼他们就变得像一群一整天没吃东西的恶狗一样,不就美国队队员便体验到了“饿狗”的可怕。
莱昂内尔-西蒙斯
下半场美国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来防守库科奇的三分球,因为上一场他三分球12投11中将他们击垮。然而这一次他们发现这次恐怖的不是库科奇了,前南斯拉夫的两名内线球员迪瓦茨和拉德加简直像野兽一样横行禁区,美国队一下子乱了阵脚。最终前南斯拉夫以86—76赢得了比赛,迪瓦茨全场拿到了21分和10个篮板,而拉德加则砍下了20分15个篮板的大两双。
百炼成金,自从这次夺冠之后,“黄金一代”真正成熟起来了。这就是杨毅口中的南斯拉夫基因,一个真正不把美国队放在眼里的球队。
2025-05-20 17:35:11
2025-05-22 15:55:21